城市不銹鋼雕塑造型的空間情緒
眾所周知,藝術作品如果離開觀眾的欣賞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。一件雕塑也是如此,它所傳遞出的精神通過精神氣場的方式直接影響著與它交流的人,也許是一聲來自心靈深處的吶喊,也許是平淡隨和的心靈溝通,也許是奮發向上的拼搏力量,人們在欣賞雕塑的同時,不知不覺進行精神的洗禮。如果留意城市的街心花園,會發現一些動物雕塑的身影。幾只山羊,一群小猴,抑或是一只大貓。當空間中突然出現這些雕塑造型后,神奇的事情發生了,群眾更愿意在這個環境中停留,甚至在雕塑四周嬉戲玩要,這個空間一下子變得更加活躍起來,這說明雕塑能對城市公共空間的情緒進行充分的調動與改善。而在古往今來的宗教雕塑中,雕塑造型對于空間精神的掌控更加明顯。無論是中世紀基督教堂內外的雕塑藝術,還是東方佛教石窟、寺廟內的各種造像,面對這些宗教雕塑時,觀眾都不免變得虔誠起來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?這是因為,通過雕塑造型的呈現,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氣場,強烈的宗教情緒逼迫著觀眾的內心,進行了彼此間的情緒交流。由此看出,空間情緒的把握成為雕塑精神空間發揮的關鍵所在。
那么,對于雕塑家而言,應該如何運用專業能力來確保雕塑空間情緒行之有效的體現呢?空間情緒看不見,摸不著,僅僅是一種環境氛圍,所以,必須借助有形的載體才能實現。這個載體就是雕塑的造型,用有形的造型來實現對無形的精神空間的把握。正如老子《道德經》中指出的有與無的辯證關系一樣,對于一件雕塑而言,造型是手段,而由此建立起來的看不見的精神空間卻是其目的。筆者認為,雕塑家對于雕塑造型的推敲需充分考慮人的審美認知特點。視覺要素在人的覺反映中是以整體感知的方式被表現出來。即在人的視知覺中,人所獲得的各個視覺要素會組織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整體結構形式?;诖?,雕塑家可從如下途徑來促進雕塑精神場的體現。
首先,雕塑各部分造型的表現手法的統一有利于空間藝術氛圍的整體協調。比如,在吳為山創作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大型群雕中,悲憤的精神是其表現的重點,為了加強觀眾的這種感受,藝術家在此利用了觀眾的整體感知方式。組雕中《家破人亡》《逃難》《冤魂吶喊》的表現手法趨于統一,均采用意象性的造型、塑痕的處理方式表現悲憤的主題,觀眾在游覽的過程中,每經過一件雕塑作品就受到一次視覺洗禮,由于表現手法一致,認知上形成連續的印象,因而加深了對于整體空間的認知。大型泥塑群像《收租院》曾轟動全國,其一百多個真人大小的人物造型生動描述了當年地主收租的情況。由于這些人物雕塑全部采用具象寫實的手法進行塑造,強調人物表情神態戲劇化夸張,并借用道具營造逼真的場景再現,雕塑處理手法上的統一性充分營造了悲憤的情緒和矛盾沖突的空間。
其次,運用形式母體的重復加強雕塑空間情緒的體現。觀眾在欣賞雕塑時,其視域范圍有限,通常得到的視覺體驗是片段性的,而同一空間中,單個的視覺元素本身會在知覺上形成單個的力場,多個視覺元素之間就會彼此間形成視覺的連接引力,組合成整體的視覺形式。如果某一造型語言被多次感知,將有助于形成對空間整體認知的把握。在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的作品《土地》中,藝術家想表達對于承載生靈的土地的敬意。他將數萬個小泥人密密麻麻地安放在一個地下停車場里,制造一個強大的精神空間。單看每一個泥人形式簡單,而以這種粗獷質樸的簡單造型作為形式母體進行重復后,數萬個具有相同處理手法的小泥人像洪水一樣涌入觀眾的眼簾時,所形成的氣場就非常震撼了。位于挪威奧斯陸西北部的維格蘭雕塑公園里的192組雕塑展現了人從嬰兒降生到衰老死亡的全過程。公園里的雕像造型勻稱和諧,渾然一體,共同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精神空間,以人體為元素的形式母體展現出生命旅程中的豐富情感,創造了藝術的傳奇。
再次,綜合運用多重元素加強雕塑空間情緒的建立??臻g作為一個整體,其間的色彩、材質、觸覺、聲響等都是其構成元素,綜合運用這些元素能增強作品的空間體驗。在當代雕塑創作中,特別是一些帶有裝置意味的作品中體現得更加明顯。比如,青年雕塑家岳艷娜的《門系列》中,將門的造型與對話、尖叫、敲擊、狗吠等聲音結合,讓觀眾從視覺、觸覺、聽覺全方位感受作品傳遞的信息。觀眾通過用手觸摸,傾聽聲音,尋找聲音來源,并且上前在門上的貓眼中窺視等行為增強了對空間情緒的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