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雕佛塔的由來,種類及形式
石雕佛塔的由來,種類及形式塔,又叫佛塔,是集建筑藝術和和雕塑藝術于一體的佛教建筑物。因其造型精美,常用金銀、瑪瑙等加以修飾,內藏佛骨舍利,故又稱寶塔。塔是中國建筑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典型表現(xiàn),它是公元1世紀前后隨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的。塔在印度原稱為“窣堵坡”,或稱“塔婆”,是埋藏或收藏佛舍利、經(jīng)卷的紀念建筑。我國古代則通常把塔稱作“浮屠”,是由臺座、覆缽、寶匣和相輪四部分組成的實心建筑物。轉載請著名出處,玉海雕塑:http://m.zhengshijiuye.cn。
后來臺座部分增高,而覆缽、寶匣、相輪相對縮小,傳入中國后,稱為塔,仍藏舍利或供奉佛像、佛經(jīng),還可以登臨遠眺。覆缽、寶匣和相輪安置在塔頂。我國最早的塔是木塔,北魏中期開始出現(xiàn)磚塔,繼而出現(xiàn)石塔。隋唐兩代,木塔已基本不存在了。佛塔自漢代傳入我國以來,與我們民族的建筑和文化傳統(tǒng)相結合,發(fā)展成為形式多樣的中國佛塔,它們屹立于園囿、古剎之中,成為人們追溯歷史的名勝古跡。
我國現(xiàn)存佛塔大多為磚石混合結構,全部為石質的塔數(shù)量不是很多。參照徐華鐺所著《中國古塔》,將我國石塔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單層石塔,顧名思義,這種石塔只有一層。我國的單層塔大都建在隋唐時期,特別是唐代較多,塔的平面以正方形居多,六角、八角和圓形也有少量出現(xiàn)。現(xiàn)在留存下來的單層塔一般都是僧尼的墓塔,例如山東歷城縣柳埠鎮(zhèn)神通寺的西門塔,建于隋大業(yè)七年(公元611年),是全部用青石塊砌成的單層塔。塔高13米,平面呈正方形,每邊長7.38米,每面的中間開一較小的拱門;塔的上部是挑出的石檐,稱為石疊澀,向內收為方雛形,頂部有方形須彌座,上面承托一座雕刻精巧的剎,由路盤、山華、蕉葉、相輪等組成;塔內中央是一個石塊砌成的方形大石柱,柱前每面各有一個圓雕佛像,皆螺髻,面相生動,衣紋流暢(圖3)。
四門塔是我國現(xiàn)存最早的石塔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 密檐式石塔:我國古塔的一個大類,這類塔大都是實心建筑,一般不能登臨(圖5)。隋唐時建造的石塔平面大都為正方形,到了遼金以后,八角形平面逐漸替代了正方形平面。密檐塔在我國北方比較多見,特點是下面均建有須彌座,底層塔身較高,以上各層塔身被壓縮成很短,因此一般不設門窗,有的也只是通風的小孔。密檐式塔看上去顯得高大雄渾,直立挺拔。
我國的密檐式塔,多為磚塔和磚石混合塔,全部是石質的密檐塔很少見。樓閣式石塔:我國古塔中最龐大、藝術水平最高、最普遍的一種造型,是將佛塔和我國傳統(tǒng)的樓閣建筑結合,人們可以登上石塔憑欄遠眺,也可以住在里面,因此,樓閣式塔的形式也更為美觀。現(xiàn)存樓閣式石塔數(shù)河北省最多,其中尤以曲陽地區(qū)最突出,建造時間大多在南宋。喇嘛塔:喇嘛塔的形式和印度的“窣堵坡”很相近,因主要建于喇嘛寺院中,所以被稱作喇嘛塔。它的塔基和塔剎的造型很講究,下面有一個高大的基座,上面安置一個巨大的圓形塔肚,塔肚上豎起一根長長的塔頸,塔頸上刻成許多圓環(huán),頂上再安置華蓋和仰月寶珠。
塔身一般為白色,顯得文靜素雅。 喇嘛塔中石制的并不多見。江蘇鎮(zhèn)江市西云臺山的昭關石塔,塔的下半部用塊石壘砌,筑成一個框架形的臺座,石塔建于臺座上。塔座、塔身、塔頂三部分全用青石雕刻建成,塔座用兩個相同的須彌座疊成。須彌座上為覆蓮圓座和扁鼓形的塔身,再上有十三圈帶形浮雕,象征著十三層天,上置法輪和圓形仰蓮小座,輪上刻有“八寶”,其上便是塔頂。
石塔臺座的東、西兩面橫額上有相同的刻字,左右分別鐫刻著丹徒、鎮(zhèn)江的知縣、知府等的題名。群塔: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塔林或塔群。我國最早的佛教建筑是以塔為主的,后來,塔的位置逐漸被佛殿所代替,被放在殿宇的后面或兩側,形成雙塔對峙的獨特風景。后來又出現(xiàn)三塔、五塔、九塔以至群塔的形式。我國現(xiàn)存最大的塔群要數(shù)河北登封縣的少林寺塔林。
。